
帶孩子們去野放電量!超好玩又長知識的親子自然觀察體驗全攻略
一起帶著孩子們走進大自然,用五感探索這個美麗的寶島吧!
身為一個媽媽,每天的生活就像陀螺一樣轉個不停,照顧孩子、處理家務,偶爾還得應付老闆的deadline,壓力真的超大的!所以,我總是盡量安排時間,帶著孩子們去戶外走走,讓他們盡情放電,我也順便充充電。我覺得,最好的充電方式,就是帶著孩子們一起去觀察大自然。
台灣真的是一個寶島,擁有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,從高山到海洋,從森林到濕地,到處都充滿了驚喜。而且,不需要跑到很遠的地方,其實在我們家附近的公園、步道,甚至是社區裡的小花圃,都可以發現許多有趣的小生命。
第一次帶著孩子們去公園觀察昆蟲,那時候他們才幼稚園,對什麼都充滿好奇。我們拿著放大鏡,仔細觀察草叢裡的小螞蟻,看牠們辛勤地搬運食物;也追著蝴蝶,看牠們在花叢間翩翩起舞。孩子們興奮地叫著、跳著,我也被他們的熱情感染,覺得自己好像也回到了童年。
我記得那次,我們還發現了一隻受傷的瓢蟲,翅膀好像有點折到了。孩子們很擔心,一直問我:「瓢蟲會不會痛痛?」「我們要怎麼幫助牠?」我告訴他們,我們可以把瓢蟲放到花叢裡,讓牠自己慢慢恢復。雖然我們沒有辦法做更多,但孩子們還是很認真地把瓢蟲放到花叢裡,然後默默地看著牠。
那一次的經驗,讓我深深感受到,大自然不僅僅是孩子們的遊樂場,也是他們學習愛護生命、培養同理心的地方。
後來,我們開始嘗試不同的自然觀察體驗。有一次,我們去海邊撿貝殼。孩子們一開始只是興奮地撿著各種顏色的貝殼,後來我開始引導他們觀察貝殼的形狀、紋路,還有貝殼裡面可能住過的生物。他們發現,原來每個貝殼都是獨一無二的,而且都承載著不同的故事。
我們還參加過一次夜間觀察活動,那是個很特別的體驗。晚上,我們跟著老師,戴著頭燈,走進漆黑的森林。剛開始,孩子們有點害怕,但是當我們聽到蟲鳴鳥叫,看到螢火蟲在空中飛舞時,他們的好奇心戰勝了恐懼。
那天晚上,我們看到了好多平常看不到的生物,像是貓頭鷹、青蛙、還有各種昆蟲。孩子們興奮地問著:「那是什麼?」「牠們在做什麼?」老師也很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。
那一次的夜間觀察,讓我發現,原來大自然在夜晚是這麼的熱鬧、這麼的充滿生機。也讓我更加珍惜我們所擁有的自然環境。
其實,帶著孩子們去自然觀察,不需要準備很多東西,一顆好奇的心、一雙能走路的腳,就夠了。當然,如果能準備一些簡單的工具,像是放大鏡、筆記本、圖鑑,就可以讓觀察更深入。
不過,我覺得最重要的,是保持開放的心態,不要預設任何答案,讓孩子們自由地探索、自由地發問。當他們提出問題時,不要急著回答,可以跟他們一起查資料、一起討論,讓他們自己找到答案。
有時候,孩子們會問一些很奇怪的問題,像是:「為什麼樹葉是綠色的?」「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的?」這些問題,可能連大人都不太清楚。但是,這正是學習的好機會。我們可以一起查資料,一起看書,甚至可以請教專家。
我覺得,親子自然觀察,不僅僅是讓孩子們學習知識,也是讓我們大人重新認識大自然、重新找回童心的機會。
我還記得有一次,我們在溪邊玩水,孩子們發現了一隻小螃蟹。他們很興奮地把小螃蟹抓起來,仔細觀察。我告訴他們,小螃蟹是溪流生態系的一份子,牠們的生存對溪流的健康很重要。孩子們聽了,立刻把小螃蟹放回溪裡,還跟小螃蟹說:「你要好好活下去喔!」
那一刻,我覺得我的孩子們真的長大了,他們不僅僅是在玩耍,也在學習尊重生命、保護環境。
當然,親子自然觀察也會遇到一些挑戰。像是天氣不好、蚊蟲很多、孩子們不耐煩等等。但是,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克服的。
如果天氣不好,我們可以選擇去室內植物園、博物館,或是看一些相關的書籍、影片。如果蚊蟲很多,我們可以做好防蚊措施,或是選擇在蚊蟲較少的季節去戶外。如果孩子們不耐煩,我們可以縮短觀察時間,或是改變觀察方式,讓他們保持興趣。
親子自然觀察是一個很有趣、很有意義的活動。它可以讓孩子們學習知識、培養興趣、增進親子關係,也可以讓我們大人放鬆心情、找回童心。
我覺得,最好的自然觀察,不是追求看到多少稀有的生物,而是享受與孩子們一起探索的過程,感受大自然的美好。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,用心去感受,就能發現大自然無處不在的驚喜。
所以,下次放假,不妨帶著孩子們一起去戶外走走,給他們一個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吧!相信你們一定會有很多收穫的!對了,別忘了帶相機,把這些珍貴的時刻記錄下來喔!以後翻出來看,一定會覺得很棒的!
說到相機,我個人覺得手機其實就很夠用了,重點是要隨時準備好捕捉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,還有他們發現新事物時的驚呼聲。那些聲音跟畫面,才是最值得收藏的寶藏!
我還記得有一次,我帶孩子們去爬山,那時候他們還小,爬到一半就開始喊累。我鼓勵他們,說:「加油!我們快到了!山頂上的風景一定很漂亮!」
他們聽了,又努力地往前走。好不容易,我們終於爬到了山頂。站在山頂上,眺望遠方的山巒、城市,孩子們驚呼:「哇!好漂亮!」
那一刻,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。那一刻,我也深深感受到,大自然的美麗,不僅僅是風景,也是挑戰自我、克服困難的成就感。
而且,在那次爬山的過程中,我們也學到了很多關於植物、動物的知識。像是我們認識了台灣特有的藍鵲、看到了高山上的杜鵑花、還發現了好多奇特的昆蟲。
那一次的爬山,不僅僅是一次運動,也是一次學習、一次成長。
所以,我鼓勵大家,不要害怕帶孩子們去戶外,不要害怕讓他們接觸大自然。即使只是在家附近的公園散步,也能發現很多有趣的事物。
重要的是,我們要保持一顆開放的心,用心去觀察、用心去感受,相信你們一定會發現大自然無窮的魅力。
對了,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,就是可以準備一些簡單的點心、水,讓孩子們在戶外活動時可以補充能量。但是,記得要帶走所有的垃圾,不要留下任何痕跡,保護我們美麗的環境。
畢竟,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們,以後也能繼續享受這片美麗的土地,對吧?
最近,我們家迷上了觀察鳥類。我家附近有個小公園,裡面有很多鳥類,像是麻雀、白頭翁、綠繡眼等等。
我們買了一本鳥類圖鑑,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觀察鳥類,然後比對圖鑑,看看我們認出了哪些鳥。
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活動,他們總是興奮地指著鳥兒,問我:「媽媽,那是什麼鳥?」「牠們在做什麼?」
我覺得,觀察鳥類不僅僅是讓孩子們認識鳥類,也是讓他們學習耐心、觀察力。因為,觀察鳥類需要很長時間的等待,需要很細心的觀察。
而且,觀察鳥類也讓我們更加了解生態環境。我們發現,有些鳥類喜歡在樹上築巢,有些鳥類喜歡在草地上覓食,有些鳥類喜歡在水邊活動。
透過觀察鳥類,我們也更加了解了不同生物之間的關係,以及生態系統的複雜性。
所以,我鼓勵大家,可以從觀察鳥類開始,培養孩子們對自然的好奇心、對生命的尊重。
相信你們一定會發現,大自然真的充滿了驚喜,等著我們去探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