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國外被誤認成當地人過嗎?在哪裡?覺得自己很像嗎🤣
你們有沒有在國外被誤認成當地人的經驗?我以前有一次超級神奇,忍不住想跟你們分享,超級有趣的啦!
那是我第一次出國自助旅行,地點是日本東京。記得那時候我穿得很日系,假掰假掰地戴著鴨舌帽,身上還背著那種小巧的斜背包,想說這樣一定很像日本人,結果……真的被當成日本人了!
當時我在淺草寺附近一間小店買御守,店員阿姨用日文跟我說:「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。」我當下心裡想:蛤?她是在跟我說謝謝嗎?我一時慌了神,趕緊用破日文回了一句「どういたしまして」,還覺得自己超厲害,根本在當地混得風生水起!
結果後來才發現,她根本沒注意我是外國人,完全當我是日本人,還跟我介紹店裡其他東西,我聽得半懂不懂,但整個就是想融入這個氛圍。那一刻真的是又尷尬又開心,覺得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日本人,連自己都嚇一跳!
不過說真的,覺得自己像當地人嗎?坦白講,那次經驗讓我開始反思,其實「像不像當地人」不只在外表,還有態度和心態。像我後來才發現,日本人講話速度很快,節奏也不一樣,還有禮貌的表現,光靠穿搭和幾句破日文,真的還是會被看出來是外國人。
說到這裡,我也想問你們,有沒有什麼在國外被誤認成當地人的趣事?是在哪裡?那種感覺是尷尬還是有點小驕傲?來來來,留言跟我分享一下,讓我們一起笑一笑!
—
其實被誤認成當地人不只是國外旅遊時會發生,連在台灣也有類似的故事。有一次我去台北某個夜市,跟朋友說話突然被一個阿姨拉住,硬是要跟我說台語,結果我說不太懂,她又換成普通話,最後發現她以為我是本地人,還一直推薦小吃,我當下真的哭笑不得。
這種時候我就想,原來在別人眼裡,外表真的能夠「說故事」耶!尤其在旅途中,如果能被當成當地人,代表你跟當地的生活有些連結,感覺自己瞬間融入了。
—
講到融入,我記得在歐洲有一次,朋友帶我去法國小鎮吃飯,結果那裡的人看到我們以為我們是當地居民,還主動跟我們聊天,甚至給我們免費的甜點!當下心裡超感動,也超驚訝,想說我們到底哪裡像啊?
朋友說:「你們講話的節奏和態度,真的很有當地味。」聽完我笑到不行,原來除了外貌,整個氣質跟交流方式也超重要。
—
再說一個我自己覺得最爆笑的經驗,是在韓國首爾。那次我穿著比較中性的衣服,戴著棒球帽和墨鏡,結果走在街上被一群韓國年輕人攔下來,竟然用韓文跟我討論哪家炸雞店比較好吃!那時我完全聽不懂他們講什麼,連忙笑笑用英文回應,但他們堅持以為我是韓國人,還很熱情地推薦必吃炸雞。
當下覺得自己超像影子忍者,突然融入當地人的圈子,好像有種隱形的酷感。雖然語言卡卡,但那種被接納的感覺真的讓我心花怒放。
—
講這些故事,讓我想到一件事:其實旅行或生活中,外表只是第一層,真正讓你「像」當地人的,是你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,還有你敢不敢放下包袱,勇敢嘗試融入。
我有個朋友在澳洲待了一年,他說他最初語言不太通順,結果被當地人當成同胞,因為他敢在咖啡廳點「flat white」還能跟店員聊上幾句澳洲俚語,瞬間融入感爆棚。
—
說到俚語,我自己也努力學了一些各國的日常口語,結果在日本被誤認是當地人時,我用了一句「マジで?」(真的假的?)讓店員笑到不行,還稱讚我超地道。其實那是我每天跟日劇學來的,真心覺得學習文化用心了,真的會被當地人欣賞耶。
—
不過,這種誤認成當地人,也有讓我超尷尬的時候。比如在義大利,我的發音超糟,硬要用義大利文點餐,結果店員聽不懂,我又尷尬地用英文說,整間店的人都看著我笑,那種無奈感至今難忘。
那時我才知道,像不像當地人真的不是只靠外表,更靠你怎麼跟當地文化接軌,還有自己的自信心態。
—
講這麼多,我覺得每次被誤認成當地人都是一個小冒險,也是一種成就感。像是你在別人的世界裡短暫落腳,被接受,被認同,感覺自己好像有了雙隱形翅膀。
如果你問我覺得自己像不像當地人?老實說,有時候會覺得很像,有時候根本像個搞笑的外星人,哈哈。但正是這種差異和挑戰,讓旅行變得有趣又難忘。
—
最後,再問你們一次:有沒有遇過被誤認的故事?在哪裡?當下怎麼反應?來跟我聊聊,讓我們一起大笑、一起共鳴,聊聊那些讓你哭笑不得的國外囧事吧!我等你們留言喔~
這篇文章就是這樣,一點都不正式,像朋友聊天一樣,講那些旅行裡小小的趣事跟心情。希望你們看完也想起自己在國外被誤認的爆笑經驗,留言跟我說說吧!一起讓這個小小的故事變成我們共同的歡笑回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