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次住膠囊旅館,我懷疑我在住人類倉庫
先說,我本來是一個對「空間感」非常有執念的人,房間不能太小、床不能太窄、窗戶不能太少,連衣櫃太近我都會抓狂。
結果有一次為了省錢,加上真的很臨時,我就訂了一間評價看起來還不錯的膠囊旅館。
嗯,然後我就進入了…人類冷凍保鮮空間。
一進門我就想退出江湖
抵達的時候天已經黑了,我拖著行李站在門口,看著招牌上寫著什麼「極簡太空艙、靜謐都市角落」,我當下還想說:哇賽,這麼文青喔,應該不錯吧!
結果一進去,我的膠囊就長得像洗衣機加上烤箱的混合體。小歸小,裡面還真的有「燈光模式切換」、「自動風扇」、「USB插座」、「閱讀燈」、「鏡子」、「警示鈴」,該有的好像都有。
但問題是,我一躺進去,整個人只差沒有聽到「啟動冷凍程序」的音效。
你以為躺進去就結束?不,才剛開始
首先,空間真的就是「只能躺著」。你連要翻身都得小心翼翼,深怕碰到牆壁會觸發什麼逃生機制。你更別想坐起來滑手機,因為你會直接撞到上面的天花板,痛到差點以為自己穿越回母胎。
然後你會發現,隔音根本只是個傳說。
對,我左邊那位先生很努力地控制他翻身的聲音,但他骨頭的「喀啦」聲還是每五分鐘響一次。右邊的朋友似乎打開了零食包裝,我不誇張,我從聲音推測那是洋芋片,還是波浪款的。
而下舖的人似乎在玩Switch,從笑聲來判斷,他贏了幾場馬力歐賽車。
最痛苦的是你不敢亂動
我那時候戴著口罩怕感冒,想把它拿下來呼吸,但又怕有個人突然拉開門簾看到我猙獰的睡臉。於是我半夜三點就像個被監視的壽司一樣躺著動也不敢動,內心小劇場滿滿。
「如果我現在翻身太大力,會不會整層膠囊晃動?」
「這空間萬一有地震,我要怎麼逃?」
「我會不會不小心打到旁邊的牆壁害對面人以為鬼壓床?」
真的,睡不著的不是因為床不好睡,是因為腦袋太忙了。
廁所好像也有一點劇場效果
洗澡間其實蠻乾淨的,不過也是走極簡風,沒什麼放東西的地方,我一邊洗頭一邊用胳肢窩夾著洗面乳,超有技巧。
有趣的是,有一位哥洗澡很用力,水聲超大,還一直在哼歌。我本來想洗完趕快離開,但他邊洗邊唱《海闊天空》,我又忍不住站在門口聽了一段副歌。
你說這是不是另類演唱會?
但早上醒來那一刻,我竟然有點不想走
奇妙的來了,當我半夢半醒之間聽到旅館外的城市聲音,膠囊裡的白色小燈還微微亮著,整層樓很安靜,然後我突然覺得這個「人類自我封存的小空間」其實也沒那麼糟。
畢竟你一個人靜靜地窩在這裡,有插座、有Wi-Fi、有冷氣、有被窩,甚至不用跟誰說話。這世界給你一個安靜到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角落,這種孤單其實有點療癒。
雖然第二次入住我還是挑了飯店啦
膠囊旅館我可以接受一次,當作人生體驗,但說真的,要我連住三晚,我大概會精神分裂。我的腰也不是鐵打的,我的耳朵也無法再聽一次陌生人吃洋芋片的聲音。
但我承認,它有種獨特魅力,像是這個城市偷偷藏起來的一個秘密空間,讓你在幾平方公尺裡面體驗什麼叫「極簡生活」。
你也住過膠囊旅館嗎?來,交出你的故事
你是不是也有那種半夜撞到膠囊牆的故事?或是有人隔壁大聲打呼你差點搬出來住?還是你其實超愛膠囊旅館,覺得省錢又乾淨簡單?
留言給我,我超想知道大家第一次住膠囊的感想。還是你根本比我狂,直接挑戰「混宿上下舖青年旅館」?我下次也想試,但要做好心理建設。
如果你想看「第一次搭夜間巴士睡到脖子斷掉」、「第一次用自助報到機失敗五次」的故事,也可以敲碗,我這裡超多出糗回憶可以挖出來講給你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