搶票喵

獨旅女生的失眠,不是因為咖啡

獨旅女生的失眠,不是因為咖啡

大家總說,女生一個人去旅行好帥、好自由,像電影女主角走在異國街頭,頭髮在風中飄逸、眼神寫滿故事。

但那些故事裡,幾乎沒有人提到——獨旅的夜,真的、很、長。

尤其是當妳一個人關上門、拉好窗簾、熄了燈,那一刻才是獨旅真正的開始。浪漫暫時退場,取而代之的是滿腦子小劇場,還有,失眠。

那些不是咖啡造成的清醒,是焦慮。

我印象最深的一次,是在京都住進一家看起來超有設計感的青年旅館,木質調、榻榻米、閱讀燈,氛圍感直接滿分。我白天逛了清水寺和二年坂,腳酸得要命,心裡盤算著「今晚一定秒睡」。

結果,半夜兩點,我還在盯著天花板。

手機滑到沒東西好看,Netflix點開一部韓劇看到睡意快來了,結果劇情突然來個轉折,又精神了起來。

我試過打開白噪音App,聽海浪、聽雨聲,聽來聽去變成數海浪、數雨滴,越數越清醒。腦袋開始問一些讓我翻白眼的問題:

「門鎖好了嗎?」
「明天早上的電車幾點?」
「萬一地震了怎麼辦?這棟建築老不老?」
「剛剛樓下那聲音是不是什麼奇怪的動靜?」

然後大腦就像自動播放一整季的焦慮影集,情節緊湊,完全停不下來。

獨旅的夜,只有自己能陪自己

以前在家裡,失眠可以開燈滑手機、開冷氣滾一滾,甚至下樓找人說話。可是一個人在異地,房間裡靜得能聽見冰箱壓縮機運轉的聲音,妳會突然發現:「啊,我真的只有自己了。」

當然啦,有些人可能天生心大,睡得比誰都香。但我這種心思很細的類型,就很容易在夜裡變得無比清醒。不是因為有什麼大事,而是小事堆積得太多。

那種「自己也覺得自己想太多」的感覺,真的超煩。

自己熬的夜,自己慢慢學著過

我後來漸漸學會怎麼跟這樣的自己相處。畢竟,與其焦慮,不如轉移注意力。

像我開始會在旅行前一天先查好所有交通路線、把明天行程簡單列出來貼在手機備忘錄。雖然有點龜毛,但這招真的有效。讓腦袋知道「明天不用驚慌」,它就比較不會半夜跳出來開會。

還有一個小撇步是帶一本真正的紙本書。不是電子書,是可以翻頁、可以聞到墨水味的那種。因為手機一拿起來,妳就開始被訊息、社群、新聞轟炸,腦袋就會繼續high。但翻書能讓心慢下來,也不容易變成「不小心又滑了一小時」。

當然,有些夜晚,妳怎麼做還是睡不著,那也沒關係。

我學會不責怪自己失眠,不強迫自己入睡。有時候我乾脆起來寫日記,把腦袋裡的雜音寫出來,就像把喧囂清出來,房間也變安靜了。

自由的代價,是練習獨處

很多人羨慕女生能一個人旅行,但我想說,獨旅不是只有風景跟美照。它的背面,是一種練習。

妳會練習自己處理突發狀況,練習自己找到方向,練習自己在夜晚安撫自己。

這些事,很少有人會在IG上分享,因為它們不夠亮麗。但正是這些夜晚的掙扎,讓我更認識自己。

也許就是因為這樣,獨旅才這麼有魔力。它不是每一刻都美好,但它讓妳變得更堅強。

你呢?你旅行時也會失眠嗎?

你是那種會在凌晨腦補地震情節的人,還是怕明天趕不上班機而睡不著?

我想告訴你,這些其實都很正常。因為我們不是機器,不是開關一關就能斷電。我們是人,是會擔心、會焦慮,但也會學習面對的。

所以,下次如果你在異國夜裡輾轉難眠,不用急著「一定要睡著」。試著跟自己聊聊天,或許你會發現,其實你比想像中的更堅強。

畢竟,有些夜晚,真的只能靠自己慢慢熬過去。但你會撐過來,然後,在清晨醒來時,告訴自己:「我又完成了一場小冒險。」

如果你喜歡這樣的分享,記得關注我,我還有好多旅行路上的真心話想說給你聽。獨旅不孤單,我們一起走。

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10-15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