搶票喵

自助旅行不踩雷!那些我旅途中學會的「小撇步」

自助旅行不踩雷!那些我旅途中學會的「小撇步」

出國自由行,說起來浪漫,其實每次行前我都焦慮到不行。是說自由行雖然聽起來自由,但也是得靠自己搞定大小事,訂機票、找住宿、查交通、排行程…連迷路都要自己扛。雖然累,卻也正是這種手忙腳亂,讓我更愛上了這種方式。自助旅行就像談戀愛,一開始總是跌跌撞撞,但等你搞懂對方的節奏,越來越有默契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

我第一次自由行是在日本,行前做了超多功課,還列了滿滿的行程表,結果第一天就整個亂了套。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好笑,也有點感謝那次亂七八糟的開場,讓我開始學會「放過自己」,自由行的靈魂不就是隨遇而安嗎?這篇就來跟大家聊聊我一路自助旅行以來的經驗,聊聊那些我曾經踩過的坑,還有後來變成我的小秘訣的東西。也許你正準備出發、也許你只是想幻想一下旅途的風景,都歡迎進來坐坐,聊聊旅行這件事。

先問問自己:你為什麼想自由行?

這問題好像哲學,但真的滿重要的。有些人是因為想省錢,有些人是想逃離日常,有些人只是因為跟團被逼瘋。像我自己,一開始是因為不喜歡早上六點就被導遊叫起床排景點,但後來才發現,我更喜歡那種走在陌生街道上,沒有特定目的地,卻莫名其妙遇到驚喜的感覺。自由行最棒的,就是可以照自己的節奏活著,不需要遷就誰,也不需要對誰負責(除了自己啦)。

搞懂「不要貪心」這件事

第一次自由行的我排了一堆景點,還用Google地圖把每個景點的路線拉好,時間精準到分鐘。結果走到第三天我整個人爆炸,腳快斷、情緒爆炸、還跟旅伴小吵了一架。那次之後我學乖了——一個城市最多安排兩到三個重點,其他的就當Bonus,有空就去、沒空就放過它。很多時候,放空本身就是旅行的一部分。

住宿選擇不要只看便宜

曾經貪便宜住過東京某個超陽春的商務旅館,廁所門還壞掉,洗澡得用門卡擋著,連續三晚我都半夜驚醒。後來我學會,如果預算允許,住宿是值得多花一點的地方。畢竟每天都要回來這個空間休息,如果住得不舒服,整趟旅程都會被拖累。有時候,一間有大窗戶、有浴缸、有點距離車站但安靜的小旅館,能讓你一整晚心情好到不行。

不要小看語言障礙

我以為英文還可以,結果第一次去巴黎就被法文卡到生氣,點個餐雞同鴨講,服務生還給我一個超翻白眼的表情。我後來學會幾個小撇步:先下載好離線翻譯App,像是Google Translate 的相機翻譯超好用;再來就是——臉皮要厚。比手畫腳、畫圖、甚至用唱的都可以,總之要讓自己先不要慌,對方看你誠懇,也比較容易幫忙。

交通搞清楚,比你想的還重要

我曾經在韓國地鐵站花了20分鐘搞不懂買票機器怎麼用,當下整個人超慌。還有一次在歐洲搭錯車,結果被罰錢。這些經驗讓我後來養成出發前先研究「當地交通」的習慣,不只是地圖,還包括怎麼買票、票價怎麼算、是不是需要交通卡,甚至是轉乘方式。這些看起來麻煩,但一旦熟悉之後,真的會讓你像在當地生活一樣自在。

把錢換在對的地方

有一年去泰國在機場換了大筆泰銖,後來才發現匯率超差,虧了一堆。後來我都習慣先在台灣換一點點應急錢,到當地市區找評價好的換錢所。有些地方用信用卡反而划算(像日本、韓國),但有些地方用現金比較方便(像泰國、越南)。還有就是——不要把所有錢都放在一個地方,我都會分成三份,一份身上、一份飯店、一份隨身包,這樣萬一真的掉了,也不會一次全沒。

網路真的超重要

很多人會想說「出國就不要滑手機啊」,但我覺得有網路自由度才高,查地圖、翻譯、看評價、緊急聯絡都需要網路。我曾經想省錢在日本只靠飯店Wi-Fi,結果走丟找不到路還一肚子氣。後來我都會買SIM卡或租Wi-Fi機,有網路整個人都比較安心。尤其是臨時要查美食、看導航,或是傳照片炫耀(誤)都超實用。

行李打包不要過度理想化

曾經為了拍美照,硬是帶了三套洋裝跟高跟鞋,結果根本沒穿,還占行李一半空間。自由行不是走紅毯,舒適實用最重要。我的打包原則:一天一套衣服+多一套備用,鞋子最多兩雙(一定要好走),盥洗用品小包裝,藥品記得帶(感冒藥、腸胃藥、痠痛貼布)。還有!雨具跟行動電源絕對不能忘,這兩樣救過我無數次。

學會獨處,也學會和別人合作

自由行很多時候是自己一個人,尤其是你選擇單獨旅行的時候。走在陌生的城市、在車站自己搬行李、在餐廳一個人點餐,這些看起來孤單的畫面,其實慢慢會讓你跟自己更熟,學會享受那種「無需配合誰」的自由。但同時,也會遇到需要幫助的時候,像是在地鐵搬不上去的行李、搞不懂路線、或是想問人借個充電器。那時你會發現,其實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溫暖的陌生人。

小心手機,小心護照,小心你自己

我最怕的就是遺失護照。每次出國我都會印好護照影本、存在雲端,還會拍照傳給自己。一旦真的不見,也比較好處理。手機也是,現在幾乎所有資料都在手機裡,掉了真的是一場災難。我的做法是每天回飯店就整理一下行李,把重要東西固定放在一個地方(例如腰包),出門就戴著。有時候你以為只是一時不注意,但對旅人來說,那可能是整趟旅程的崩潰點。

不要怕問路,不要怕求救

我有次在台南巷弄裡迷路,硬撐著不想問人,結果繞了快一小時。後來才發現問路真的沒什麼丟臉,大多數人都很樂意幫忙。出國也一樣,就算語言不通,用簡單英文、肢體語言、或拿地圖指給對方看,都有機會解決問題。最重要的是,不要自己嚇自己,把所有事情都往最壞的方向想,旅行就是一連串的未知,但你一定辦得到。

學會放下完美主義

以前我會因為沒拍到美照而懊悔,會因為吃到雷店而沮喪,會因為下雨沒去成景點而覺得「這趟旅行失敗了」。但後來我開始練習放下這些「理想中的樣子」,轉而去看那些「真實的樣子」——那間沒拍照但超好吃的小店、雨中走路時撐傘的快樂、在便利商店邊吃泡麵邊聊天的那一晚。這些才是真正讓我記住旅程的東西。

最後,別忘了旅行不只是目的地

有時候,我會想,旅行真正讓人著迷的,是「移動」本身。從出發前的興奮、迷路時的焦慮、買到伴手禮的滿足,到回程飛機上的感傷,那些情緒交錯的過程,才是旅行最有魔力的地方。自由行不是誰的旅程比較厲害,而是你是否在這段路上遇見了更好的自己。

這些年走過的路,跌倒過、迷過路、也笑過哭過,但都讓我變成現在這個比較有勇氣出走的我。下次你也想出發的時候,不用等所有條件都剛剛好,有時候一張機票、一顆心,就能帶你去遠方。

你說呢?我們要不要出發看看?


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 
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

 最後更新時間 2025-09-01 要更新請點這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