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準備要飛去韓國自由行,恭喜你,超讚的選擇!不管是去首爾大血拼、釜山看海、濟州賞花、江原道追雪,光是想到韓國路邊攤的辣炒年糕、炸雞啤酒、超美咖啡廳和便利商店的香蕉牛奶,就已經讓人心癢癢了。但興奮歸興奮,有些文化小習慣和禁忌,真的得知道一下,才不會不小心踩雷被白眼。
以下這些在韓國生活中很日常的「潛規則」,你一看會覺得:「蛤~真的假的?」但在當地人眼中,其實再正常不過了。旅人嘛,最重要就是入境隨俗,學起來,不但不尷尬,還能加分!
吃飯碗不能端起來
這點很多台灣人會覺得很反直覺,因為我們吃飯常常習慣把碗拿起來靠近嘴邊,但在韓國,不管是飯碗還是湯碗,他們都習慣放在桌上用湯匙慢慢舀。如果你端起來吃,很容易被長輩或其他人用驚訝的眼神關心你,是不是沒桌子用。
遞東西記得雙手來
不管是給店員錢、接信用卡、還是交換小禮物,雙手奉上是基本禮貌。尤其對長輩或上司更是必要,這種動作展現你對對方的尊重,對方也會覺得你有禮貌、有教養。
跟長輩喝酒不能直視
在聚餐場合,韓國人喝酒是一種社交儀式,但有個小眉角,如果長輩敬你酒,你千萬不要一邊看著對方一邊喝。正確做法是輕輕把頭撇向一旁、稍微遮一下,再喝。這樣才是被認為「有禮貌」的喝法。
千萬不要用紅筆寫人名
韓國人對紅色寫名字非常忌諱,因為以前墓碑或是訃聞會用紅色來寫死者的名字。你用紅筆幫朋友寫名信片,他可能會當場臉色變了,還誤會你在詛咒他。
拍照前一定要問
韓國人對「肖像權」非常敏感,尤其是陌生人入鏡這件事。如果你在咖啡廳拍環境照,結果剛好拍到旁邊的情侶,他們有可能會走來問你「你剛剛是不是拍到我們?」所以,拍照前問一聲會讓事情單純很多,尤其在店裡或市集。
地鐵上講話請小聲
韓國的地鐵氣氛跟台灣差很多,他們普遍習慣安靜,大家都在滑手機或閉目養神。如果你跟朋友在車廂裡開心聊天、哈哈大笑,周圍的人會投來很多無聲的眼神壓力。
年齡、婚姻狀況不要亂問
這點對韓國人來說很私人,特別是對女生問「你幾歲啊?還沒結婚喔?」會讓人超不自在。在韓國,比起直接問這種問題,聊天時用更自然的方式慢慢了解比較不會冒犯。
給東西別掌心朝上
這個動作在韓國文化裡可能會被解讀成不禮貌,因為掌心朝上有點像是命令對方「拿去!」如果真的要單手遞東西,建議用另一隻手輕扶住手腕,這樣看起來會比較得體。
尊重長輩是生活常態
舉凡搭電梯、地鐵、公車,韓國年輕人都很自然地會讓位給長輩,就連點餐、進門都會讓長輩先。你只要跟著做,不但沒壓力,還會被默默加分。
約時間請準時
在韓國,準時是對別人的尊重。他們不像台灣有「遲到個五分鐘很正常」的文化,如果你約好一點見面,對方一點就會在那裡等你。遲到不只是浪費人家的時間,甚至會讓人覺得你不重視這場約會。
公共場合不要邊走邊吃
雖然在台灣邊走邊吃地瓜球或雞排很自然,但在韓國,這會被覺得不太雅觀。很多人寧願買了之後坐在一邊吃完才走。尤其在首爾明洞這種觀光區外面,更要注意,不是不能吃,是要吃得「得體」。
進屋前要脫鞋
無論是住家、民宿還是傳統餐廳,只要看到門口有鞋櫃或拖鞋,就代表要脫鞋。不要傻傻穿進去,會被認為很不尊重主人的空間乾淨度。拖鞋通常都會幫你準備好,不用擔心。
拿東西別從別人頭上遞過
這在韓國是一個非常不禮貌的動作,尤其對長輩。即使是在擁擠的餐廳,也請稍微繞一下手,不要從別人頭頂或背後把東西直接舉過去,會被誤會你很沒禮數。
不要隨便摸別人的頭
很多台灣人對朋友拍頭、摸頭習以為常,但韓國人對頭很敏感,尤其是年紀小的會覺得「你是在看不起我嗎?」即使關係很好,也最好避免摸頭或揉頭髮這種親密舉動。
拿名片要雙手
如果你在韓國遇到商務場合,或是店員給你發名片,記得一定要雙手接,然後稍微看一下再收起來。這是一種尊重對方的方式,不然直接塞進口袋會讓人覺得你在小看他。
有些位置是專屬的
像地鐵或公車上的「敬老席」,不是只有看到老人家坐了你才讓位,而是你就算車上空蕩蕩,也不要去坐。這些位置是為有需要的人預留的,坐了很可能被側目。
喝湯要安靜
在日本可以大聲吸拉麵,但在韓國喝湯時要盡量安靜。他們不習慣「吸湯」的聲音,即使再熱再香也請含蓄一點,用湯匙慢慢品嚐才不會突兀。
商店開門時間比較晚
台灣人習慣早起出門逛街,但韓國多數商店尤其是服飾店,中午才慢慢開門,有些甚至下午兩點才開始營業。所以早上想逛街可能會撲空,可以改去咖啡廳坐坐,晚一點再衝。
去咖啡廳別坐太久不點東西
韓國咖啡廳很多很漂亮也很適合拍照,但如果你坐太久又不續點,店員可能會來關心你是不是還有要點什麼。不是要趕人,只是他們也要顧生意,特別是熱門網美店。
約人不要放鳥
臨時爽約在韓國是很失禮的事,尤其是只用訊息說「今天不想去了」這種行為,他們會覺得你不尊重時間、也不尊重他們。不如早點說清楚,大家都好安排。
不隨便用手指指人
指人對韓國人來說是一種挑釁或不禮貌的動作,尤其在公共場合更要避免。要表示某個人或方向,用整隻手輕輕一比就好,不要豎起食指直接戳。
不要在公共場合整理指甲
台灣有些人習慣在捷運上剪指甲或擦指甲油,但在韓國這會被看成是極沒禮貌的行為。因為這被視為「私密行為」,應該留在家裡做。
商店買東西前可以看,但不要一直摸
韓國店家其實很歡迎你看商品,但不喜歡客人沒問就一直動手摸,特別是化妝品或飾品店。你只要跟店員說想看看,他們多半會主動拿給你試。
夜生活熱,但記得控制音量
韓國人很會喝,但晚上走在街上要記得保持分寸。大聲喧嘩或唱歌會被認為喝醉失態,雖然他們會容忍一點點,但最好不要影響到其他人,尤其是住在鬧區民宅附近。
別亂拍小孩
就算你覺得對方小孩超可愛,也不要隨便拍。韓國家長對兒童肖像權非常敏感,拍照前一定要問家長,不然很可能會直接被喝止。
沒那麼流行用現金
現在韓國幾乎全面使用信用卡或手機支付,如果你拿出一堆零錢在便利商店找錢,收銀員反而會覺得很不方便。能用卡就用卡,省事也方便。
搭公車記得先上後下
在韓國搭公車會發現大家都有默契「從前門上,後門下」。如果你逆行會擋到一堆人上下車,司機可能也會碎念一下,注意標示就對了。
衣著稍微端莊點
雖然韓國女生穿短裙很習慣,但在某些場合(特別是宗教場所、或去年長親戚家),穿太暴露會讓人覺得你不夠莊重。簡單說:日常怎樣穿都好,但知道場合還是重要的。
路上避開情侶打鬧
韓國情侶很愛在路上撒糖沒錯,但你若看到他們在吵架或打鬧,請假裝沒看到。圍觀或發表評論只會讓人尷尬,他們也不是要表演,是剛好你遇上。
注意餐桌禮儀小細節
比如吃飯不能比長輩先動筷、不能咀嚼太大聲、吃飯時不要一直看手機。這些在台灣可能覺得無傷大雅,但在韓國會被認為你不夠有家教,尤其是跟朋友的家人一起吃飯時。